最近不少读者咨询关于研究生的问题,比如本科毕业到底要不要考研?读研期间应该怎么度过?
类似问题咨询的多了感觉有不少共性,于是跟大家分享下:
老读者都知道,洋哥本科是个彻头彻尾的学渣,迫于就业压力无奈考研,最终上岸华科大CS。
要不要考研其实并不是一个很难的抉择,读再多书最终都要工作,都要输出,关键在于想找什么类型的工作。
如果想做科研或者想卷高校教师岗位,读研就是必须的,甚至读博都是必须的。
如果想卷公务员、国企,那也最好读一个研究生,无论是考公还是进国企研究生都比本科生容易太多(比如选调生),同时研究生在级别上要比本科生高,拿公务员来说,研究生毕业就是科级干部,本科生可能只是科员。
如果想走打工路线也有一个衡量标准:本科能进所在行业的一二线厂商,拿互联网来说就是BATTMD这一级别了,如果做不到那就可以考虑读研。
以上是关于要不要考研的解答,接下来重点说说读研期间应该怎么度过:
1.尽早确定目标
上面也说了读研后可以有很多工作的选择,未来的目标应该尽早确定。
最好是报考研究生之际就有明确目标,如果没有研一上半年就应该明确。无论是考公、进国企、当高校教师、卷职场,要想获得对应赛道的竞争优势,背后都要做大量的准备。
比如确定毕业要卷公务员或者进国企,那学生会的工作基本就必须干了。
拿我自己举例:研究生毕业之所以能拿到国开行的Offer,原因就是一直在做学生会工作,国开行在我们学校招聘是通过党支部进行的,这就叫近水楼台先得月。
我们那届有不少同学毕业做了公务员,也都发展很不错,他们大多都有学生会的工作经历。
再比如要卷互联网大厂,那就要多刷算法题、多夯实基础、多实习、多听专业课。
关于计算机专业卷大厂,大家也可以看看我的一篇旧文:CS年薪百万,YYDS? (opens new window)
另外有空余时间多看看国外优秀的课程非常好,比如CMU的课程讲义都是开放的,谷歌搜索CMU+课号+年份就可以获取,google一下 CMU15,看看提示就知道了。
2.不断对准目标
实现人生逆袭的终极奥义是“对准”,是“慢”就是“快”,一个工程最大的效率是不返工,一个人成功的标准是少走弯路,一个人最大的浪费是东搞西搞却没有“对准”的目标。
为什么说这段话?很多同学读研之初会制定目标,但一遇到困难或者想法改变,目标就开始变了。
光有目标并不够,要不断对准目标,一步步去实现目标,当过程中遇到困难,要做的不是换目标而是找方法。
这里也举一个栗子,有一个同学刚读研那会计划考公,结果到了研二又听人议论公务员太卷,紧急改变目标:卷大厂,最终找工作非常不顺利,最终去了一家外包公司。
3.训练优秀的思维方式
这是读研最大的价值之一:重思维方式的训练,而不是解决问题本身。
其实研究生课程设置和毕业条件都是为了训练我们的思维方式,比如要完成毕业论文,我们需要掌握why how what 思维模型,同时还要具备超强的信息检索能力。
这两个思维的训练会让我们终身受益,无论是做码农还是产品经理,又或者做公务员、做教师、创业。
高手和一般人的差距往往就在思维方式上而不是具体的技能上。
比如很多培训班出身的朋友,都是学了一门语言+一门固化的框架,培训班并不会给你讲来龙去脉,反正你照猫画虎会用就行。
很多人直接硬背下来但并不能完全理解。比如jsp时代,很多非科班的人就被固化的框架限制住了。
而科班出身基础强的朋友一上来就知道:框架只是工具,真正的精髓在于编码思维。
4.时刻利他
大概率来说你的研究生同学在未来一定有各行各业的精英,别小瞧同学的威力。
这点真的是越老体会越深,前段时间我写过一篇文章,在北京北漂的几个华科同学,真的除了我之外个个都是大佬了:约了华科CS专业的三位同学一起涮肉 (opens new window)。
所以读研期间就要多积累人脉,但很多人并不理解积累人脉的奥义:利他。只有真正利他的人,才可能积累有用的人脉。
要多帮助同学,而不是想着索取,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,更加积极热情。
不懂得付出只会索取的人,大家都会敬而远之,反而是那些天天吃小亏的同学,最后赚大发了。
以上四点应该贯穿整个研究生生涯,相信未来基本不会差。
今天发文有点晚,原因是刚从环球影城回来,就写这么多了,洗洗睡了,大家晚安呀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