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业四年年薪200万是怎样的一种体验?

10/15/2021

最近公众号已经快13万读者了,增长的非常快,开心的同时也有点小小负面作用:好几次出现读者朋友问我是不是长江大学毕业的,很多新朋友不太清楚我的过往经历,因此今天分享一篇去年些的旧文,这篇文章算是总结了过去10多年的职场经历,看过的老读者可以略过。

以下是原文:

之前的一篇文章提到过自己毕业4年,年薪就超过了200万。最近有很多读者问我是怎么实现的,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。

说实话,这个话题不太想写,毕竟有炫耀嫌疑。不过问的人多了,发现大家对这个话题还是很关心。另外,从毕业第一份工作年薪10万到第四年收入200万以上,这个过程的确有很多艰辛和痛苦,同样也有太多收获和心得,那就写写吧。

记得第一次在腾讯发工资,税后是5000块,我兴奋的跑去银行全给取出来了。反复数了几次,真香!

第一次发年终奖,2万!那是有了一笔巨款的感觉。走路都可以飞起来!

上学时期花父母的钱真是毫不手软,一个月就要花3000,真等到自己赚钱了,我才发现我原来这么抠。

第一年的工资,攒下来5,6万,每个月的开销就1000来块。低消费欲望的习惯也一直延续至今。

还记得在大学读书的时候,和室友讨论以后能赚多少钱的问题。

当时我说,10年后,我年收入应该超过30万!室友很不屑,就你这水平?别做梦。

今天想想,还挺有趣,预测未来是件愚蠢的事情,时间带来的变化是惊人的。


1

选择

第一次选择:加入互联网行业。

2008年华科CS硕士毕业,彼时外企和国企远远要比民企吃香太多倍。

毕业的时候拿了3个Offer:一家外企(AutoDesk)、一家国企(国开行)、一家民企(腾讯)。

薪资上来说,外企和国企都比腾讯高,且一个能解决北京户口,一个能解决上海户口。

但读书期间,我一直在思考互联网的发展前景,也有一个未来在互联网干出一番天地的梦想。

最终我选择了当时看起来最差的腾讯。

南下深圳,看着南山繁华的夜景,我给自己立下了誓言,一定要在10年内混出一番人模鬼样。(然并卵,梦想并没有实现,今天还在前行中)

刚加入腾讯,年薪10万,看着深圳的房价,做了下计算,这得工作50年才能买一套房啊。

第一任领导给我们说,刚工作的前几年不要在乎收入,扎扎实实的成长,有一天你会发现突然就质变了。

当时半信半疑,今天回过头再来看,的确是非常有道理的。

第二次选择:北上当北漂

2009年,在腾讯工作1年多,经历了最严格的职场训练,也成长了很多。

但是总觉得公司太大,发展空间有限。同时也听身边同事谈论2005年之前加入腾讯的老员工,早已财务自由,非常羡慕!

想着离开腾讯加入一家1000人内的互联网公司。在深圳拿下几个Offer,权衡后决定去迅雷(能给期权),这个时候在人人网的好基友小强给我打了个电话。

听完小强介绍了北京互联网的情况:独角兽公司更多、创业环境更火热、机会自然也更多。

立即做了个决定,去北京工作,既然要做互联网,那就在发展最蓬勃的地方干!

随后,我加入了人人网担任新项目的技术主管。

第三次选择:加入只有500人的360

2010年,我带领团队研发的人人游戏大厅上线,快速获得百万用户。一切顺风顺水,但一次和360杀毒团队的合作经历,让我的人生轨迹,再次发生变化。

人人游戏大厅使用360杀毒提供的SDK,合作过程中,我发现360的人技术太牛了,并且完全不知疲惫。

经常12点接到他们的电话,告知升级了哪些新的功能,过程中遇到问题还会悉心指导。这种感觉,就像公司是他们自己的一般。

这一下让我对360引发了兴趣,于是去了解了360的发展历史、周鸿祎的各种故事、360的用户量。

了解完之后,我觉得,我必须去360,这样的公司才是我要找的。2010年5月,我降职加入360,开始了在360五年的奋斗时光。

以上是我毕业前两年的三次选择,选择的重要性远大于努力。选择对了,才会有好的开始。


2

奋斗奋斗再奋斗

今天互联网行业很流行一个词:996,不少人很抵触,认为是严重的剥削。

首先我也认可剥削的说法,但这个世界的真相本身就是剥削与被剥削嘛,资本家不会做慈善,雇佣你就是为了产生剩余价值,没错,就是你的劳动时间。

但是我还是要说,如果你有被剥削的价值,也是你积累资本的起点。谁还不是从被剥削做起的呢?

当然,前提是公司给你的钱或者发展空间,值得996的去付出。

马爸爸公然宣传996是福报,员工幸福度依然很高,原因很简单啊,给钱多啊,呵呵呵。

而在一些阿里2、阿里3公司工作,长期996只会让你落下一身病,这就要掂量下赚的钱够不够治病的了。

而我,在腾讯工作那一年多,不是996,是9116甚至9117。当然,这不是强制的,是想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。

这一年多的辛苦付出,奠定了两个基础:一是良好的职场规范、二是编程技能的飞速提升。

在360那5年,加班就更疯狂了。3Q大战时期,连续通宵3天3夜,发出10多个版本。

2011年的春节,为了赶版本写代码到大年初四。年30晚上,我和另外两名工程师看着窗外的烟花,大家眼角都是湿润的。

家人都在等你团年,而你却在极限coding,伤心是难免的,但看着版本抢在春节过完前上线,能狠狠打击竞争对手,这种感觉也很兴奋。

在360,很多版本的工期都是周鸿祎倒排的,直接告诉你,2周内或者1个月内必须上线。

而我带领团队,一次都没有delay过,真的是拿加班时间拼出来的。当然360从来没有过996的制度,更多是目标和激励双轮驱动。

工作这么高强度了,但工作之外的学习我也没停止。专业上的书籍保持一个月看完一本,同时出于兴趣爱好写了个2d游戏引擎。

你要说这么拼对身体有伤害吗?的确有,但这是选择的代价,这种代价从我加入互联网行业,就已经想清楚了。

奋斗带来的结果,也是好的,在360五年时间,副总裁给我授予了5次股票。

而薪资也是每年涨幅超过30%,年终奖+季度奖每年都是最高配:6个月。

2012年年底算了下,年收入已经超过200万了。第一次知道这个数字,的确吓了一跳,没想到自己还能这么值钱。

2012年买了第一套房、13年第二套、15年第三套。再回头想想刚工作对房价的感受,只能感叹变化太快。

很多读者问我:现在房价这么高,我什么时候能买套房?

其实我想说,不要去想这个问题,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,说不定几年时间不到,你这个小梦想就实现了。


3

机遇

说完前两个因素,要说最重要的因素了:机遇。换句话说,其实就是运气。

很多创业大佬成功后会包装出各种方法论来抬高自己。

当然,我们必须承认方法论、格局、认知的确有用。

但最终,如果你没有机遇或者说运气,一切都是白搭。

「异类崛起」这本书中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真相:很多成功的人,只是恰好在一个关键时间或者关键点遇见了风口。

回到我搬砖4年收入就超过200万这件小事,依然是强大的运气起了决定性因素。

机遇一:直属上级的更换

我刚加入360的上级是一个73年的互联网老兵,他布置任务会监督你如何完成。

比如不准使用搜索引擎查资料,因为这会被他认为很弱鸡。

比如他会跟下属比专业技能谁更强的问题。

一晃到了转正的时候,B君给我的考核是:B,那是我人生为数不多的比较差的考核结果。

我有点不能接受,于是找他聊。

他是这么说的:你的确是我带的人当中非常优秀的员工,但你依然比我差远了。

工作半年时间,我已经打算离职了。这个时候我们突然换副总裁了,副总裁跟我们开了一次会之后,又找每个人私聊了一次。

很快他被换岗了,而我开始直接给副总裁汇报。

复盘下这段经历,完全是运气。如果没有副总裁的更换,大概率我会离职,也就失去了在360后续的发展。

当然,也有可能离职做得更好,这个概率存在但并不大。

机遇二:360的高速发展

2010年加入360,只有500人,只是一个融资2000万美金估值2亿美金的小公司。

谁能想到,5年后360市值100亿美金,员工数1万人?

这5年,是360蒙眼狂奔的5年。随便一个人,只要不是太差被开除,也能获得不少收益。

如果谁说在加入之前,就能知道360有这么大的发展,我反正是不信的。

我在腾讯工作期间,身边不少老员工各种卖腾讯股票,无非是觉得公司发展已经到了高点,谁能想到几年后居然还能翻几十倍?

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公司,员工也很容易发展很好,大量的管理岗位需求和增量激励会伴随发展产生。


4

谈谈自由

刚工作的第一个月,拿到几千块工资,激动了好几天,那是第一次赚钱的感觉。

刚来北京的时候,为了省钱在高中同学张总家里住了3个月。

第一次买房背负几百万贷款时也坎坷不安。

钱,永远是自由的必要条件。有了钱你未必自由,没钱你绝对不自由。

昨天群里读者在讨论爱好问题,有读者说人一定要追求自己的爱好。不否认这个很重要,但没有一定物质条件,就是白扯。

还是老老实实赚钱攒钱,先跨越一些门槛之后再来谈爱好自由,比较合适。

生存自由是第一个门槛,一定要跨过去。生存自由不是说工作能养活自己。还要有一定积蓄,不能陷入手停口停的悲惨状态。

前段时间,印度的硬核防疫震惊世界,把10亿贫民窟人口赶回农村,回家路上就饿死不少人。

这个世界总是被一层叫做「社会安全」的迷雾笼罩,但拨开迷雾,你会发现这还是个黑暗森林:弱肉强食、适者生存。

很残酷很现实,但我们只能去适应。永远给自己留足1-3年生存的积蓄,不要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之中。

多假设一些极端条件下,再问问自己,你的生存能力究竟如何?

说简单点,其实就是赚钱存钱。之前写过一篇:当代年轻人到底怎么跨越阶层? (opens new window)赚钱存钱这点事,太重要了。

在大城市房产自由是第二个门槛,也需要跨过去。

房产自由不是说你有一套房,然后有几百万贷款,而是有多套房或者没有贷款。

当然如果能力有限,完全可以选择远一点的或者小一点的房产。不要害怕贷款也不要背负过重的贷款。

尽力在40岁之前有偿还完所有房贷的能力。但不一定要去还,因为房贷可能是你这辈子能拿到的贷款最低利率,相当于一次低成本的融资。

做到这两个自由,可以考虑继续追求你的爱好、梦想。

我属于偏保守类型的。也有很多年轻人什么都没有,就开始追求梦想,有些成功的,而我看到更多的是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、举步维艰。

还有不少企业家,自己住着几十亿的豪宅,却鼓励公司的年轻人不要幻想买房,要勇敢追求梦想,只能呵呵了。

除了生存自由和房产自由,更高的层级应该还有3、4个。我还没有体验过,后面几十年继续奋斗、继续前行。


最后的话

以上算是我对工作前几年的一个总结吧。

总结下:做好选择、奋斗奋斗再奋斗、等待机遇,做好这三点,运气好点能大成,就算运气很差也不会混太惨。

有钱绝对是好事,能在关键时刻帮你解决很多问题。但钱到了一定程度,重要度会快速下降。毕竟再有钱你也只有一张嘴、一个胃,对不对?

比如我,现在依然是996,每个月个人开销也不过4000元,生活并没有太多改变。

唯一不一样的,是内心深处有了一份笃定的安全感,当然依然要提醒自己,这种安全感有它的局限性。

始终保持危机感是生存下去的不二法则。

最后,写这篇并不是为了炫富,更何况我也不富,只是真诚分享下自己的经历和感悟,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。